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下拉式選單」標籤的文章

A/B測試如何改善UI設計?給你這30個例子做參考~(4-3)

圖片
本篇為「想使用A/B測試?這裡有30個改善UI設計的例子!」的第 3 篇,第  2  篇請點此 連結 前面改善 UI 設計 的例子你都看懂了嗎?準備好了我們繼續往下看~ 範例17:顯示出項目的即時動態 在 UI 設計 中,常會以不同方式表現出項目的不同狀態,例如:E-mail 上可標記出未讀或已讀、帳單明細會顯示已繳清或未繳的帳目等。而向使用者顯示項目所處的狀態是提供反饋的好方法。 即時動態可以幫助消費者確認是否已經操作過了、操作是否成功、以及接下來應該進行什麼動作   範例18:把引導型按鈕的敘述改寫為「能帶給用戶哪些好處」 想像一下若是眼前的網頁上有兩個按鈕,其中一個標示「能替你省下一大筆錢!」,另一個寫著 「點這裡註冊」,肯定大部分使用者都會被前者吸引。 前者就是所謂「能帶來好處的按鈕」,能替使用者產生價值;而後者則是「任務導向的按鈕」,代表使用者耗費時間跟精力。而「能帶給使用者好處」的按鈕自然有較高的轉換率。   範例19:直接操作比多階層下拉式選單更直覺 直接處理畫面上的資訊,有時會比使用整合工具列還直覺,如多階層下拉式選單(context of button)雖然十分常見,但過多的階層可能會增加操作的步驟,所以下次在煩惱 UI 設計 該如何處理時,不妨考慮減少階層或直接操作的方法。   範例20:若當下就可以操作,就不要再多開分頁! 當我們希望使用者做有價值的動作,如:留下聯絡方式、基本資料等,最好把填寫用的欄位或表單放置本頁上。若能與頁面整合在同一層,會比讓使用者連結到別頁輸入資料來的好。 精簡流程、讓使用者花最少的時間就能了解頁面資訊,並將簡單易懂的表單放置於該頁面上。除了方便性,也可藉此讓使用者預估填寫所需的時間,會更加增加使用者填寫的意願。   範例21:以過渡形式表現操作導致的 UI 介面改動 當使用者在與 UI 介面互動時, UI 設計 成能藉由隱藏、顯示、移動或調整大小等變化來回應使用者的行為,也能協助使用者理解介面的使用方式 其實在變化過程中增加一些動態變化,也能達到尊重使用者的效果:故意延遲、以過渡形式表現尺寸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