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預防糖友失明風險的準確度竟與眼科醫生相同!?

今天一起帶你來看看 人工智慧 新技術,是如何透過診斷視網膜病變,來協助堂有預防失明風險! 目錄 高血糖易引起視網膜病變 糖友失明風險高 準確度與眼科醫師相同 AI 幫助降低失明風險 三方跨界合作 造就台灣智慧醫療里程碑 醫療產業轉型 人工智慧醫療商機不斷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與 人工智慧 的崛起,相關產業也正面臨轉型、步入「智慧醫療」時代,吸引許多新興技術投入。科技大廠宏碁日前便宣布與台大醫院、醫藥公司台灣諾華合作,打造「AI 眼科輔助診斷軟體」,運用 人工智慧 診斷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病變、預防患者的失明風險。 該 AI 診斷軟體也榮獲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認證,取得全台首張由食藥署核發的眼科智慧醫材許可證。 高血糖易引起視網膜病變 糖友失明風險高 也許會讓許多人感到意外,但「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病變」是目前使成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患者失明率比一般人高出 25 倍之多。 因長期的高血糖容易引起視網膜血管病變,有一專有名詞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iabetic retinopathy);並且因許多糖尿病患者大多著重在血糖控制,容易忽略身體其他狀況,往往在視力出現明顯問題後才求診,但此時視網膜已病變或玻璃體出血。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屬於微血管的病變,病變的產生與糖尿病的時間有很重大的相關性,患病的時間愈久,視網膜病變的機會大、也愈嚴重。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延後視網膜產生病變或惡化的時間,但依然不能完全避免其風險。最重要的是要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就有很大的機會避免視力受損。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2019 台灣糖尿病年鑑」統計,全台灣的糖尿病患者超過 220 萬人次,為了讓廣大的糖友都能篩檢、及早治療,知名科技大廠宏碁與台大醫院聯手,開發出 人工智慧 眼科輔助診斷軟體。 準確度與眼科醫師相同 AI 幫助降低失明風險 Photo by Kalea Jerielle on Unsplash 台大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謝易庭指出,糖尿病患者患病 10 年後,視網膜病變發病率上升至 60%,20 年內病變發病率更攀升至 90%。罹患糖尿病的時間越久發生視網膜病變的風險愈高。 然而根據 2019 年國內糖尿病病患接受眼底檢查的人數統計,只有 45.54 %的糖友接受篩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