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陳昇瑋」標籤的文章

AI界就少了他就不一樣了!-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執行長陳昇瑋辭世!

圖片
台灣的人工智慧和科技界少了他會差很多!今天讓我們一起認識這位英才-陳昇瑋! 今天科技界、人工智慧領域發生了一件令人哀慟的事情。 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宣布:創辦人陳昇瑋意外陷入昏迷,經醫師全力搶救仍無法挽回,不幸辭世。 (來源: 台灣人工智慧學校 ) 台灣知名的資料科學及人工智慧頂尖專家——陳昇瑋,是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博士,同時擔任台灣 人工智慧 學校執行長、玉山金控科技長、財團法人科技生態發展公益基金會執行長、財團法人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董事長暨執行長。也曾任台灣資料科學協會理事長、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所研究員,創立資料洞察實驗室,至今發表超過 130 篇學術論文。 陳昇瑋的資歷豐富、在 AI 領域更是擁有許多豐功偉業:卓越的學術研究成果、深厚資訊技術能力及豐富產學合作經驗,曾榮獲李國鼎青年研究獎、傑出人才基金會年輕學者創新獎及 IEEE ComSoc MMTC Best Journal Paper Award 等眾多獎項。 秉持著「技術傳教士」的雄心壯志,陳昇瑋在 2014 年創辦「台灣資料科學年會」,之後成為台灣在資料科學及大數據領域的指標活動。2016 年成立「台灣資料科學協會」,結合台灣的學術界資源、人才,於 2017 年開始推動產業 AI 化。 在中央研究院及台灣重要企業的支持下, 他於 2018 年成立「台灣人工智慧學校」並擔任執行長,二年內為台灣培育超過 6,000 位人工智慧人才,全力達成產業 AI 化及轉型升級的使命,讓「找不到人才」不再成為產官學研各界發展人工智慧的障礙,建立「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的文化,打破被技術殖民的慣性,促成產業轉型,建立社會信心。 陳昇瑋著有《人工智慧在台灣:產業轉型的契機與挑戰》一書,內容集結了他多年對各種產業的觀察與思考,此書是第一本從台灣角度出發的 AI 轉型策略實用書。 感謝陳昇瑋執行長在台灣,從無到有開拓了人工智慧的領域、開啟了台灣產業 AI 化的新頁,陳昇瑋執行長為台灣產業的無私奉獻、充滿熱情的典範會永存在大家的心中! 陳昇瑋生平(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 出生:1976 年 大學,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中華民國(1994/9–1998/6) 碩士,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研究所,中華民國(1998/9–2000/6) 博士,國立臺灣大...

用Python寫出自己的番茄鐘!人工智慧來增加我效率了~上

圖片
人工智慧讓我們生活越來越方便,現在也能提高我們做事效率啦!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全球過百個國家相繼停班停課、甚至祭出封城以遏止疫情擴散,口罩等防疫必需品更是被哄至天價。 反觀台灣,防疫成果與策略得到世界讚揚,連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好萊塢天后芭芭拉·史翠珊等名人都公開讚賞,並且已有數個國家表示要學習台灣的「 AI 口罩地圖」等科技防疫措施。 除了各國熱議的「台灣模式」,將 AI 人工智慧 導入防疫的「IQ180 台灣天才 IT 大臣」唐鳳也吸引了全球目光,被全球媒體盛讚的她,工作技巧也成為大眾好奇的焦點。 與 AI 並肩防疫 台灣展現科技軟實力 「天才 IT 大臣」唐鳳自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後,便廣為台灣民眾認識,而原先就在網路上活躍、不吝於回答網友提問的她,擔任「數位政委」後也維持一貫風格,以幽默又具專業說服力的風格,在此次台灣防疫之戰中扮演重要了的角色,更展現了台灣高科技 AI 人才的軟實力。 此次更挖出民間高手,找上開發「超商口罩現況回報地圖」的工程師吳展瑋等許多不同背景的工程師一起加入,導入了 AI 人工智慧 與大數據技術,研發「藥局版口罩地圖」,共同為台灣防疫把關。而後來吳展瑋在接受採訪時稱,過去致力打造南部科技社群,這次的口罩地圖也是團隊之間「遠距協作」的結果! 遠距工作好處多!唐鳳也用的「番茄鐘」幫你保持專注力 「在家工作」成為當前防疫的重要對策,且遠距工作和教,也漸漸成為未來趨勢,在這之前,早已有不少研究表明遠距工作的諸多好處,除此之外,也有專家預測待疫情趨緩後,某些企業或許會保留「遠距模式」。但,有不少人擔憂「穿著睡衣上班」,該如何保持專注與效率? 唐鳳,就擁有超過 20 年的遠距工作經驗,那他保持高效率的工作品質的訣竅是什麼?她表示:辦公時,她都使用「番茄鐘工作法」,讓工作和休息時間保有彈性,並維持專注能力和自律。 ▲唐鳳接受商業周刊採訪,分享自己的遠距工作心法。 番茄鐘工作法?這是什麼? 1987 年,弗朗切斯科.奇里洛(Francesco Cirillo)為了考試需要短時間唸完三本書,但苦於容易因外界干擾分心、無法專注。無意間,他注意到廚房裡烹飪用的番茄造型計時器,便設了一個 25 分鐘的鬧鐘,全心全意專注在書本上,25 分鐘後鬧鐘響起,就站起來動一動,休息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