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機器人應援團」標籤的文章

組隊打職棒的人工智慧真會出現?或許將來能看著AI打球呢!(下)

圖片
人工智慧也出了重機車手啦!看看真正的冠軍車手怎麼想.. 若實現了「精準預測球體飛行的模型」後,機器人才能上場:先用攝影機取得投手「球剛離開手」的幾張照片並將輸入到模型內,模型進行估算、預測出完整的球體飛行軌跡後,機器人才能看著球落到事先設定好的地方,以最適當的角度、力道,精準地擊出一記安打! 也許有一天,我們真的能夠觀賞真人球員與 人工智慧 對決的棒球賽事呢,到時我們可就成為場邊的應援團啦~   體壇上的 AI 機器人 總有一天超越人類選手? 2015 年的東京車展上,Yamaha 展出了會騎摩托車的 AI 機器人「MOTOBOT Ver1」。此時的 MOTOBOT 只可以騎到時速一百以及做一些角度較大、較簡單的過彎動作。但 MOTOBOT 在當時的官方影片中,指名挑戰「The Doctor」——Yamaha 自家最強 MotoGP 選手 Valentino Rossi。 推薦閱讀: 為超越MotoGP冠軍VR46而生:人工智慧重機賽車手MOTOBOT ▲2015 年的 AI 重機車手「MOTOBOT」第一代剛「誕生」不久,就指名要挑戰 MotoGP 選手 Valentino Rossi。 兩年後的 2017,第二代「MOTOBOT Ver2」再現於東京車展上。此時的 MOTOBOT 手腳細節都已經改良過,且已騎到時速 200 km,更重要的是——根據 Yamaha 官方釋出的影片上,它只落後 Rossi 30 多秒! ▲2017 年的「MOTOBOT」時速已可達兩百,且還只落後 Rossi 30 多秒!連 Rossi 本人都對其進步速度感到驚訝。 只要兩年的時間,這款 AI 機器人就能從時速一百進步到時速兩百,而且還只落後 Rossi 30 多秒!這樣子的進步,連 Rossi 都感到驚訝。 推薦閱讀: AI 甩尾技術勝 Ken Block!方程式冠軍車手嘆:要失業了 ▲史丹佛開發 AI 甩尾技術已超越人類,影片 1:35 處顯示方程式車手 Fredric Aasbø 看了 AI 甩尾的影片後,嘆「要失業了...」 其實在體壇上,不僅僅是機車賽事的 MotoGP 受到衝擊,汽車甩尾界首屈一指的「D 級方程式」甩尾大賽的多年冠軍——Fredric Aasbø 再...

組隊打職棒的人工智慧真會出現?或許將來能看著AI打球呢!(上)

圖片
人工智慧只能在場邊當啦啦隊?別小看它了!它或許之後還能組隊打職棒呢! 新冠疫情癱瘓了全球的政治、經濟——包含因疫停賽的美、日、韓等國家的職棒;卻也激發各產業的創意!大家都在設法推出應變奇招呢。其中,台灣的中華職棒突破萬難,於 4 月 12 日領先全球,在桃園閉門複賽,為世界棒壇注入一針強心劑!! ▲日前(4月12日)中華職棒在桃園閉門複賽,派出 AI 機器人樂團應援與人形立牌充當觀眾,廣獲中外媒體注意、報導 。 雖然複賽仍以閉門的模式——不開放觀眾到場,少了擊鼓應援、加油的吶喊聲,恐會讓比賽冷場走味。但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時」,這不就是那些機器人們「神救援」的好時機嗎?職棒界的「點子王」——主場位於桃園的樂天桃猿隊,除了在觀眾席設下靜態人形立牌、人偶充當觀眾之外,還增設桃園在地祥儀機器人夢工廠的機器人應援團「AI 精靈樂團」,代替真實觀眾,用擊鼓替球員加油,增添看球趣味性~ 機器人都能應援球賽了,那AI呢?是否能上場打球? ▲交大電機教授蕭得聖於 2014 年研發的「會打棒球的機器人2.5代」,已能精準判斷球路、好球、壞球,並能判斷打擊後球的落點,自主決定是否揮棒。 現實世界中,一位職棒選手的養成,可說是經歷千辛萬苦。台灣職棒選手前往美國挑戰大聯盟,多是年輕時就從小聯盟開始訓練(除了從日職轉戰大聯盟的陳偉殷之外)。小聯盟又分成六級別,所以一待就是好幾年,也不一定能打到大聯盟。 除了需要長年經驗,棒球的技巧也是千變萬化。投手不可能只是丟個直球而已,還會隨機出現卡特球、伸卡球、滑球、螺旋球等出其不意的球路,加上僅僅只有零點幾秒的速度…… 人工智慧 機器人是否有能力打到球呢? 交通大學電控所蕭得聖教授所領導的團隊,長期鑽研打棒球的機器人。他們的目標不只是要讓 AI 機器人打得到球,還要擊出安打!針對打造此類「安打機器人」,蕭教授提到了四個關鍵點: 四關鍵點 成就 人工智慧 棒球員「安打機器人」! 首先,機器人要能「看」得準個是來球!為能讓機器人能即時測量球體在三度空間中的飛行軌跡,超高速雙眼攝影機是必須配備。以現今的技術來說是可行的,預算充足的話,連球的縫線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只看得到球還不夠,還要能把球打出去!此時就要依照球的質量、慣量、球速等數值,估算出球衝擊到球棒時的動量(描述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