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人工智慧白皮書」標籤的文章

近期歐盟宣布的人工智慧白皮書,規範了哪些東西?(下)

圖片
本篇為下篇,上篇請點此 連結   每每等到人工智慧完整法令出來再反應就太遲了!我們可以怎樣未雨綢繆? 隱私規範、歧視爭議……突然缺席的「臉部辨識」 其實在一月時,就已流出部分草案內容,而當時導致 Google 與 Microsoft 各執一詞、隔空論戰的「公共場所人臉辨識禁令」 最終並沒有出現在規範中。 對此維斯塔格回應,歐盟暫時不會採取任何額外限制,並會思考該如何從歐盟的層級進行規管。但她也強調,「臉部辨識」一向飽受爭議,除了個人隱私外,目前的技術下,辨識有色人種的準確度普遍不如白人,這點也讓人擔憂造成種族歧視。 「在人臉辨識技術滿佈我們生活周遭以前,必須對其做出限制。」 對於白皮書沒有規範「臉部辨識」的爭議,也有觀點認為:既然《一般資料保護規範》(GDPR)中已有臉部辨識的相關規範,《AI 白皮書》的任務就不在創立新規範,而是該聚焦於如何實踐。 法國數位議會的成員 Theodore Christakis 表示,這即表示歐洲執委會還需時間去檢視人臉辨識的問題。 但由於 人工智慧 涉及的層面真的太~廣了,這份在 100 天內就從起草到公佈的白皮書,也被質疑格局是否過窄?鑽研數位權利與規範(Digital Rights and Regulation)的倫敦大學學院教授 Michael Veale 就表示「該白皮書將 AI 視為獨立的系統,沒有考量到商業模式、經濟、政治系統等脈絡」。 -  NVIDIA讓AI去創造喵星人會造出什麼貓?結果證明:貓是液體 -  蒙娜麗莎對你眨眼說話?三星AI讓名畫活起來了 -  馬桶裡有人工智慧?連廁所的牙刷都能思考呢 -  當AI換臉技術用於完美謀殺...英劇《真相捕捉》超燒腦 「中國有數據、美國有錢,歐洲有意志」,那台灣有什麼? AI 白皮書也被認為含有政治意圖。 當今世上最前線的 人工智慧 技術或其他高端科技,由歐盟業者所持有的並不多,與其他科技強國相比在數位經濟時代處於弱勢,故也是期望藉由新政策與規範來扭轉情勢、取回控制權。 美國已在去年二月,明令政府將投入更多資源在 AI 的研發推廣與培訓;中國也早在 2017 年就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而法國則是每年都有 10 億歐元的 AI 研發經費...

近期歐盟宣布的人工智慧白皮書,規範了哪些東西?(上)

圖片
這份歐盟最近釋出的人工智慧白皮書,真的能成功捍衛"人權"嗎!?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執行長皮蔡、蘋果 人工智慧 資深副總裁吉南德里亞、Facebook 執行長祖克柏等人在 2 月中旬紛紛趕赴歐盟總部所在地。是什麼吸引了這些科技巨頭? 原來繼「最嚴個資法」的《一般資料保護規範》(GDPR)後,歐盟執委會頒布了規範 AI 人工智慧 的「AI 白皮書」。 ▲ 歐盟頒布的 AI 白皮書的第一頁 ( 點此下載 AI 白皮書 ) 歷經數月的草擬階段,歐盟人民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終於在 2 月 19 日公布《 人工智慧 白皮書》(White Paper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此份白皮書揭露了歐盟未來的 AI 政策方向與使用規範,除了為人民把關、使 AI 應用免於侵犯人權外,並規畫打造一個歐洲共享數據計畫,督促各大科技業者彼此及歐盟政府分享不涉及用戶隱私的大數據資料。 開發、訓練到商業應用 從頭規範到尾的 AI 白皮書 隨著 人工智慧 研發的進展,各種創新技術如無人機、人臉辨識、自動駕駛技術、AI 機器人,現今在各領域的應用已十分普及。但你想過,日新月異的發展,可能會導致法條規範很難跟上嗎?為確保能安全地使用這些 AI 技術、特別是涉及倫理道德時,法規層面必定得作出相關的規範。 -  眼見不為憑——英劇《真相捕捉》詮釋AI換臉的威脅 -  美國將AI納入軍用!到底人工智慧會成為人類救星還是殺人機器 ... -  AI時代來臨,是否對人類造成威脅?答案在這5部電影裡 -  研發的AI太會寫假新聞?馬斯克宣布離開OpenAI的真正原因是 ... 如今歐盟進行通盤審視,這份白皮書將涵蓋 人工智慧 規範、平台監管和鼓勵企業共享數據等面向。 其中,也首次針對「訓練 AI 」祭出了明文限制: 1. 訓練 AI 的數據資料必須要涵蓋廣泛的人口,避免產生偏見。 2. 訓練 AI 時,必須詳細記錄 AI 的訓練過程。 3. 使用者與 AI 互動時,必須告知使用者正在與自動化系統互動,而不是真人。 4. 歐盟以外開發的 AI 可能要重新訓練才能進入歐洲市場,以確保其符合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