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杜奕瑾」標籤的文章

包辦一整張專輯地的人工智慧,讓我們來聽聽它的成品!

圖片
人工智慧又讓我大開眼界!這些自創曲真的是出自於AI之手?? 此次的疫情,重創全球的經濟與人們的生活,而現今的我們,幸好有成熟的科技,讓各國得以用相關的 人工智慧 技術來監控病情,並用以幫助疫苗研發等相關醫療用途。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處於疫情之下開發的 AI 技術,有的為大家舒緩緊張的情緒;有的則替大家的社交距離把關。這些 人工智慧 技術的創新、突破與拓展,為這艱困的時期為人們帶來一絲光亮!   從歌名、譜曲到封面 台灣 AI 創作出一整張專輯 AI 生成的作品,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創作?哇!這可真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 但可以知道的是,越來越多文化藝術機構、個人藝術家開始擁抱 AI ,特別是疫情之下,急需要藝文撫慰人們心理、穩定不安情緒。 由 PTT 創辦人杜奕瑾領軍的「Taiwan AI Labs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正是在疫情之時推出台灣第一張全  AI  生成的音樂專輯《武漢肺炎》。 這個  AI  有個非常台灣味的名字,名叫「雅婷」。杜奕瑾表示,因為她是土生土長、從 PTT 鄉民語言學習語言模型的台灣 AI,故選了這個台灣最通俗的名字。 ▲ 土生土長的台灣 AI 雅婷,是此次專輯的「鋼琴師」。 推薦閱讀: 記者、業務、會議紀錄的救星-台灣本土 AI 語音辨識 「雅婷逐字稿」 「雅婷」應用同樣由 Taiwan  AI  Labs 開發的深度學習模型「Pop Music Transformer」聽了上百首熱門鋼琴音樂後,對和弦、旋律、音調、配器等各種層面進行機器學習,最後創作出了九首曲子。 音樂由  AI  全自動生成,完全不需要人工輸入任何和弦進程。而且,不需要後期處理步驟來完善所生成的音樂。該模型學習自動生成富有表現力和連貫性的音樂。 ▲ 《武漢肺炎》專輯共九首曲子,是台灣有史以來第一張全部 AI 生成的音樂專輯。 細看樂曲名稱,可以發現每一首曲名各自展現了疫情的不同面向,同時也依然和疫情息息相關。 Taiwan AI Labs 表示,這些歌曲名稱來自「島民衛星」,是同為 Taiwan AI Labs 所開發之新聞資訊平台,觀測 18 家電子媒體全類別新聞報導。島民衛星...

人工智慧預測系統,預測敗血症準確率高達80%!

圖片
  人工智慧 預測系統準確率高達80%,來看看這次它能幫你預測什麼疾病~ 母逝遺憾...PTT 之父打造 人工智慧 預測系統 敗血症是重症醫療的致命疾病,在美國高達三分之一的死亡率。PTT 之父、也是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Taiwan AI Labs)的創辦人杜奕瑾,他的母親也是因敗血症離世。 2018 年,杜奕瑾領軍的台灣 人工智慧 實驗室(Taiwan AI Labs),宣布打造出能立即預測敗血症的 AI 系統。不但省下原本的 4 小時時間,且準確率更高達 80%-85%   台北醫學院引進人工智慧 盼能提高敗血症存活率 為提升敗血病患者存活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2017 年開始於加護病房全面導入「TED-ICU智能重症照護系統」能預測患者敗血症發生率,但是光是預測時間就要花四小時。 2018 年 12 月 7 日,院方更和台灣 人工智慧 實驗室合作簽約,宣布打造能自動預測敗血症的 AI 系統,讓偵測時間從 4 小時縮短至即時。目前準確率已高達八成五。   人工智慧即時預測 即刻救命 判斷是否罹患敗血症,需要經過兩個步驟:首先是要看身體是否有感染(如發燒、肺炎等症狀);再來看是否有器官衰竭的現象。 將 AI 敗血症預測系統引進加護病房後,AI 判斷患者是否罹患敗血症的步驟如下:先擷取每位病人的生理數據,再把相關影響參數導入演算法,如此就能即時判斷、即刻治療。如此一來,就能在黃金期搶救病患生命,減輕醫生、病患與家屬的負擔。 北醫、北榮和台大醫院 都引進人工智慧判斷敗血症 之後,台灣 人工智慧 實驗室也將針對預防病患跌倒方面,建立過去患者跌倒的醫療記錄,讓 人工智慧 來做機器學習、針對高風險族群的跌倒做預測,並進一步分析跌倒原因,提供護理人員用藥與照護的參考、協助。       延伸閱讀: MIT的人工智慧貓砂盆,成為家貓的一大福音!(下) 沒想到人工智慧竟比人類更貼心?四個翻轉人類生活的AI~(上) 人工智慧和人類談戀愛?這議題夠有趣吧!這劇該怎麼拍? 人工智慧把關用藥安全!AI 藥櫃取藥、送藥、用藥更精準 【AI在瘟疫蔓延時】台灣 AI「雅婷」化身音樂家 發表首張專輯「武漢肺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