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人工智慧」標籤的文章

在戰爭中,烏克蘭將人工智慧運用在哪方面呢?

圖片
想知道烏克蘭如何在戰爭中利用 人工智慧 ?看完這篇就解惑了! 目錄 成功協助烏克蘭政府識別罹難者的臉部辨識系統 備受爭議的人工智慧公司 Clearview 臉部辨識功能的其他應用 臉部辨識系統的風險和隱憂 成功協助烏克蘭政府識別罹難者的臉部辨識系統 2022 年 3 月,人工智慧公司 Clearview 宣布將提供自家的 AI 臉部辨識系統給烏克蘭國防部,協助烏克蘭政府從全國的戰爭殘骸中,準確辨識出罹難者與生還者。 舉例來說,BBC 記者在烏克蘭東部的戰爭中拍攝到一具擁有頭部外傷、左肩紋身,卻幾近赤裸且無任何身分證明的男性遺骸,由於烏克蘭當局無法就遺骸本身判定其身份,因此決定採用 人工智慧技術 進行臉部辨識,後來成功確認該名男子的真實身份。 然而,對烏俄戰爭做出了正面貢獻的人工智慧公司 Clearview,長久以來卻爭議不斷。  備受爭議的人工智慧公司 Clearview Clearview 可能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具爭議的臉部辨識系統了,這項  AI 技術 透過 Facebook 和 Twitter 等社群平台上搜集了數十億張照片學習,以此為基礎創造了一個龐大的「臉部辨識」數據庫。 Clearview 的執行長兼創辦人 Hoan Ton-That 表示:「這個臉部辨識數據庫有點像 Google,但不是在搜尋欄位輸入詞彙或句子,而是輸入一張人臉照片,就像『臉部辨識搜尋引擎』一樣。」 一直以來,Clearview 面臨了許多法律挑戰。Facebook、Youtube、Google 和 Twitter 已經向 Clearview 寄送了終止警告信,要求 Clearview 必須停止使用這些平台上的圖片。英國資訊專員辦公室(ICO)則因為 Clearview 未經告知就使用他人的照片,已經對它們處以罰款。然而烏克蘭政府公開於戰爭中使用 Clearview 的服務,再次引發人們質疑並議論這種備受爭議的人工智慧應用與技術。 臉部辨識功能的其他應用 雖然存在爭議,但美國的執法部門早已廣泛使用 Clearview,Ton-That 表示,烏俄戰爭前其實就已經有 3,200 個政府機構曾經試用甚至購買了人工智慧臉部辨識技術。而在烏俄戰爭開打後,看到了戰爭、戰亂的影像紀錄之後,T...

2022年的人工智慧7大突破,你覺得有那些呢?

圖片
富比世公布2022 年的 人工智慧 七大突破,想知道有那些絕對不能錯過這篇!   目錄 一、如虎添翼的勞動力 二、更大、更好的語言模型 三、利用人工智慧來強化網路安全 四、人工智慧在元宇宙的貢獻 五、No Code / Low Code 的人工智慧應用 六、自駕車 七、創作藝術作品 擅長書寫 人工智慧 、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國際暢銷書作家貝爾納·馬爾(Bernard Marr)投稿至美國知名商業雜誌《富比世》(Forbes)企業技術專欄的其中一篇文章值得我們關注。 根據 Google 首席執行長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的說法,AI  人工智慧 對於人類的未來發展影響將更甚於明火或電力——依據人工智慧目前對醫療、航太和因應氣候問題的貢獻,顯然人工智慧具有令人期待的潛力。 貝爾納認為 人工智慧 應用勢不可擋,在 2022 年時,相關技術將會有嶄新的發展和突破,以下是他列出的七項人工智慧發展關鍵領域: 一、如虎添翼的勞動力 有一派人總是擔憂機器人將取代並淘汰人類勞工,但若是人工智慧技術可以幫助我們將工作做得又快又好呢? 隨著科技進步,各種 人工智慧 相關工具已經是許多人不可或缺的好幫手了。舉例來說,在行銷方面, AI  工具可以幫助行銷人更快辨識出潛在客戶與其價值;在工程方面,AI 模型能有效預測並維護機器或系統運行;以法律等知識相關行業來說,AI 工具可以更有效地協助檢索特定資訊,免去搜索海量資料的繁瑣。 由此可見,人工智慧工具可以幫助人們更有效率地完成工作,至 2022 年,我們將會發現這已經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二、更大、更好的語言模型 Open AI  在 2020 年發表了語言模型  GPT-3 ,由大約 1,750 億條參數組成,這是有史以來最先進也最龐大的語言模型,而  Open AI  正在開發的繼任者 GPT-4,據稱擁有高達 100 萬億個參數,相當於 GPT-3 的 500 倍。 理論上,GPT-4 的參數條目更接近人類大腦所擁有的神經元數量,未來的語言模型將更有機會讓人工智慧系統和人類自然對話,甚至有可能創造新的語言。 三、利用...

日本飯店一口氣裁了243個人工智慧,AI還不是萬能的嗎?

圖片
所以人類還是有很多地方 人工智慧 無法取代的!一起來看看日本飯店發生的事! 目錄 人工智慧服務較佳?日觀光旅館AI飽受客訴 「兩年就淘汰⋯⋯」省人事成本雇AI 卻適得其反 人工智慧 check-in?真人出來收爛尾 AI 運行李不但慢,且碰撞頻繁、故障率高 人工智慧服務較佳?日觀光旅館AI飽受客訴 據 2019 年一月華爾街日報的報導,日本知名飯店「 豪斯登堡機器人飯店 (Henn-na Hotel) 」有近半數的「員工」被炒魷魚。有趣的是,這些員工都是 AI  機器人 。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一名旅客反應他在 豪斯登堡飯店 的一夜並沒睡好。因為每隔幾小時,房間裡的洋娃娃機器人「Churi」就會問說:「對不起,我沒聽明白。您可以重復一遍您的請求嗎?」。原來,旅客睡覺時的鼾聲觸發了 Churi 的反應,他也不知該如何關掉機器人。 同款機器人也因類似的緣故,惹火了另一位客人。他決定打電話客訴「 Churi 」,卻發現房間裡根本沒有電話。因為飯店本身就將 Churi 設定成助手,需要應付旅客所有的要求。最後,旅客只好用自己的手機給打電話跟飯店投訴。 「兩年就淘汰⋯⋯」省人事成本雇AI 卻適得其反 「 豪斯登堡機器人飯店 (Henn-na Hotel) 」是一家以 「AI  機器人 服務」為噱頭的實驗性旅館,設立於 2015 年。從訂房、櫃檯人員、客房服務、提行李服務道娛樂服務都由 人工智慧 一手包辦。因為其 CEO 澤田秀雄的初衷,是為了打造全求營運成本最低的旅館,所以才會僱用 人工智慧 以省下雇用真人的費用。 然而大環境物價上漲造成旅社的營運成本直線上升。科技產品汰舊換新的速度本身就非常迅速,飯店於 2015 年所購得的機器人,在當時堪稱是最先進的 AI。但後續如  Alexa 、 Siri  與 Google 語音助理等更新一代的人工智慧推陳出新,讓飯店內這些 AI  機器人  2 年之內瞬間變成「老古董」,因「太慢」、「沒用」被嫌棄,無法接軌市場所需。 人工智慧 check-in?真人出來收爛尾 以恐龍造型的 AI Check-in  機器人 來說,雖然臨櫃是這隻「恐龍」幫你 check-in, 但是大部分工作都還是真人協助完成。因為這些 AI 機器人沒有 update,並不知道旅館周圍的活動、觀光...

人工智慧預防糖友失明風險的準確度竟與眼科醫生相同!?

圖片
今天一起帶你來看看 人工智慧 新技術,是如何透過診斷視網膜病變,來協助堂有預防失明風險! 目錄 高血糖易引起視網膜病變 糖友失明風險高 準確度與眼科醫師相同 AI 幫助降低失明風險 三方跨界合作 造就台灣智慧醫療里程碑 醫療產業轉型 人工智慧醫療商機不斷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與 人工智慧 的崛起,相關產業也正面臨轉型、步入「智慧醫療」時代,吸引許多新興技術投入。科技大廠宏碁日前便宣布與台大醫院、醫藥公司台灣諾華合作,打造「AI 眼科輔助診斷軟體」,運用 人工智慧 診斷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病變、預防患者的失明風險。 該 AI 診斷軟體也榮獲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認證,取得全台首張由食藥署核發的眼科智慧醫材許可證。 高血糖易引起視網膜病變 糖友失明風險高 也許會讓許多人感到意外,但「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病變」是目前使成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患者失明率比一般人高出 25 倍之多。 因長期的高血糖容易引起視網膜血管病變,有一專有名詞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iabetic retinopathy);並且因許多糖尿病患者大多著重在血糖控制,容易忽略身體其他狀況,往往在視力出現明顯問題後才求診,但此時視網膜已病變或玻璃體出血。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屬於微血管的病變,病變的產生與糖尿病的時間有很重大的相關性,患病的時間愈久,視網膜病變的機會大、也愈嚴重。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延後視網膜產生病變或惡化的時間,但依然不能完全避免其風險。最重要的是要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就有很大的機會避免視力受損。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2019 台灣糖尿病年鑑」統計,全台灣的糖尿病患者超過 220 萬人次,為了讓廣大的糖友都能篩檢、及早治療,知名科技大廠宏碁與台大醫院聯手,開發出 人工智慧 眼科輔助診斷軟體。 準確度與眼科醫師相同 AI 幫助降低失明風險 Photo by Kalea Jerielle on Unsplash 台大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謝易庭指出,糖尿病患者患病 10 年後,視網膜病變發病率上升至 60%,20 年內病變發病率更攀升至 90%。罹患糖尿病的時間越久發生視網膜病變的風險愈高。 然而根據 2019 年國內糖尿病病患接受眼底檢查的人數統計,只有 45.54 %的糖友接受篩檢,...

想在圖書館呼叫siri?你可能需要這條人工智慧項鍊!

圖片
今天就一起來看看這條 人工智慧 項鍊到底是如何讓你在圖書館也能無聲呼喚siri! 目錄 圖書館內喊「嗨 SIRI」 太尷尬?讓無聲人工智慧語音助理幫助你 拯救你的無聲尷尬!透過下巴動作就能辨識的語音助理項鍊 SpeeChin 已可辨識中英文!移動偵測問題仍待解決 圖書館內喊「嗨 SIRI」 太尷尬?讓無聲 人工智慧 語音助理幫助你   直接開口詢問、指示  SIRI ,進而解決己身需求,已是 3C 智慧產品廣泛使用的日常風景。然而,若是在安靜的環境中呢?想像一下,如果你在靜謐的圖書館或是針落有聲的會議室裡,開口詢問:「嘿 Siri,明天天氣如何?」似乎有點尷尬。 當你亟需向你的 人工智慧 助理下指令,卻遇到上述需要保持安靜、無法說話的情況怎麼辦? 拯救你的無聲尷尬!透過下巴動作就能辨識的語音助理項鍊 SpeeChin 不用擔心!為了拯救你的無聲尷尬,康乃爾大學資訊科學助理教授 Cheng Zhang 和博士生  Ruidong Zhang,發明了一款項鍊型的 人工智慧 語音助理「SpeeChin」。這款項鍊配備了紅外線鏡頭、微處理器、電池和藍牙模組,項鍊外盒配有可提高穩定性的機翼造型平衡器,亦於項鍊盒底部配置了一枚硬幣以平衡配重。 SpeeChin 特性如同一般項鍊,使用銀鍊掛在脖子上,其紅外線鏡頭裝置於 3D 列印的項鍊盒上方,使鏡頭穩定指向佩戴者的下巴。SpeeChin 能夠基於下巴運動軌跡,捕捉「頸部和臉部皮膚變形圖像」,進而辨識無聲語言。目前的實驗結果顯示,SpeeChin 已能辨識簡單的英文和中文單詞。 已可辨識中英文!移動偵測問題仍待解決 在最初的實驗裡,研究人員測量了 10 名英文使用者及 10 名中文使用者,共 20 位參與者的下巴基線,接著使用差分圖像訓練 SpeeChin 辨識簡單指令,應用機器學習演算法將辨識結果傳到配對的智慧型手機,就像用另一種方式溝通的 Siri。隱私問題也不必擔憂,SpeeChin 只會對準佩戴者的下巴,不會拍到使用者的臉。 實驗方式為:10 位英文使用者無聲說出 54 條指令,包括數字、互動、呼叫語音助理、標點和導航,10 位中文參與者的 44 條指令也一樣。最後實驗結果顯示,SpeeChin 的英...

人工智慧已被訓練可控制核融合反應,代表要跟能源危機說掰掰了?

圖片
DeepMind的 人工智慧 演算法竟能控制核融合反應?   目錄 人工智慧公司DeepMind:找到控制「核融合」關鍵 核能研究大躍進,DeepMind 新AI演算法功不可沒 應用「隨處可見」氫離子獲取核融合 有望發展成未來可再生能源主力 人工智慧公司DeepMind:找到控制「核融合」關鍵 Google 旗下的 人工智慧公司   DeepMind  日前在國際知名科學期刊《 Nature 》上發表論文,其中重點說明了 DeepMind 的研究人員應用了強化學習和模擬環境學習架構,和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電漿中心合作,在電漿中心的核融合設備:環磁機(Tokamak)中成功找到控制核融合的關鍵。 核能研究大躍進,DeepMind 新AI演算法功不可沒 環磁機是瑞士電漿中心研發的小型核融合實驗場域,環磁機內部為真空環境,酷似甜甜圈的外殼則包覆著電磁線圈,用來將熱度高於太陽核心的氫電漿限制在環磁機之中。 電漿中心主任法索利(Ambrogio Fasoli)指出,控制系統正確數值的冗長運算才是控制核融合反應的關鍵,因此為了實驗各種核融合電漿類型,以達到在成功取得能源同時保持設備安全不受毀損的目的,電漿中心與在 人工智慧 領域頗有一席之地的  DeepMind  合作,開發了強化學習系統,讓 機器學習演算法 自動控制線圈,同時還能穩定環磁機內的電漿,達成成功的核融合反應。 目前的核融合實驗,無論在硬體、時間和軟體上都十分受限,因此  DeepMind  改由從模擬環境中找尋突破口。接續模擬環境的成功,強化學習系統不僅可以準確控制環磁機內的每個線圈,演算法更能操控形成不同形狀電漿,而科學家們正致力於在其中找到能源利用最大化的可能性。 應用「隨處可見」氫離子獲取核融合 有望發展成未來可再生能源主力 數十年來,科學家為了解決全球的能源問題,希望能找到符合人類所需且乾淨的可再生能源。而藉由融合隨處可見的氫離子,來獲取巨大能量的核融合反應,是目前的最佳選項。 DeepMind  研發的  AI 演算法 不但使核能研究躍進了大大的一步,對於解決全球能源危機的願景更有實質助益,這項技術更是實實在在地縮短了...